多發性硬化症 (Multiple Sclerosis, MS) 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 (腦和脊髓) 的發炎性疾病,是因為自體免疫攻擊髓鞘 (包裹在神經纖維外側的組織),造成髓鞘質脫落、軸突受損所引起。由於在傷害後、復原過程中會有疤痕組織變硬等現象,再加上中樞神經系統可能同時有多處神經出現髓鞘質脫失、受損的情形,所以該症狀被稱作多發性硬化症或散播性腦脊髓炎 (Encephalomyelitis Disseminata)。MS 引起的髓鞘脫落,會使得神經傳導的速度降低,又由於神經本身受損的累積,會使患者經歷一個漸進地退化 (例如視覺、語言、行走、動作協調、記憶功能等)。研究發現,居住在高緯度、體內維他命 D 含量偏低者,其多發性硬化症的罹患率有偏高的關聯性;研究者建議,補充維他命 D、多曬太陽可能可以幫助預防 MS 的發生。
詳全文...
敗血症是一種因為病原體 (例如細菌) 感染或而造成可能危及性命的併發症。其所引起的全身性發炎反應能導致肝臟、心臟、肺、腎、腦等器官的損傷。若出現嚴重損傷,將成為不可逆的破壞,甚而死亡。綠豆,中醫傳統上認為其具有清熱解毒、抗發炎的功效;最新的研究指出,綠豆萃取物可以調節 HMGB1 (一種 DNA 蛋白,能誘發發炎反應) 的釋放,可以用來防範危及生命的嚴重敗血症。
詳全文...
維他命 E 是一種油溶性維他命,也是很好的抗氧化劑,也常被用於乳霜和乳液中。天然維他命 E 有 8 個成員,包括α、β、γ、δ生育酚 (tocopherols) 及α、β、γ、δ生育三烯酚 (tocotrienols)。北美飲食中以 γ-tocopherol 為最常見的維他命 E 形式,富含於玉米油、大豆油中;而 α-Tocopherol 則是最早被認為最具生物活性的維他命 E 形式,也是北美飲食中第二常見的維他命 E 種類。
詳全文...
一篇發表在 2011 年 8 月 Am J Geriatr Psychiatry 期刊的文章說,有憂鬱症狀的人,其日後心臟病的機率會增加;一篇發表在 2009 年 10 月份 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 的文章說,憂鬱會導致發炎因子 IL-6 的增加,但是 IL-6 的增加並不會帶來憂鬱;相似地,一篇發表在 2012 年 1 月 1 日 Biol Psychiatry 期刊的文章說,有多次憂鬱症經歷的青少年,血中發炎因子 CRP 濃度會增加,而導致日後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機率上升,而高 CRP 濃度並不會引發憂鬱症。
詳全文...
體內尿酸主要由普林 (purine) 代謝分解而來,而普林一部份是來自於體內的自行合成,一部份是來自於食物攝取。高尿酸血症的罪魁,是腎臟無法有效排出血中尿酸 (佔 90% 的病因);而體內尿酸生產過多,是第二重要原因。在 2010 年 10 月份 Nutr J. 期刊的一篇文章說,多吃鹼性食物以保持鹼性體質,可以增加尿酸的排泄。
有許多的臨床調查說,痛風的發生和許多代謝症候群 (腰圍肥胖、胰島素抵抗、高血壓、高血脂等) 有關,而且也都同樣的容易導致心臟病、糖尿病、和提早死亡;將近 75% 的痛風病人有代謝症候群症狀。多運動可以減少高尿酸血症和痛風,可能是因為運動可以減少代謝症候群。
詳全文...
痛風 (gout) 是因為血中尿酸濃度過高,形成尿酸鈉的結晶,在關節處沉積,而引發的急性關節炎。血中尿酸濃度越高,發生痛風的機會也就越高;但是正常尿酸者也有可能罹患痛風。
從前醫生常常會要求痛風病人,限制所有富含普林的食物的攝取量。富含普林的食物,首推肉類 (尤其是內臟,例如肝臟和腎臟)、海產,和很多植物性蛋白質。最近的臨床研究卻發現,雖然多攝取動物性的蛋白質會造成高尿酸血症,但是攝取植物性蛋白質則不會。另外,有臨床研究發現,多喝高果糖的飲料,不但會引起高尿酸血症,而且會引起痛風。
詳全文...
腰痛 (lower back pain下背部痛) 是人類十分常見的毛病之一,在流行病學的統計上,約每五人就有一人有腰痛的困擾,而且它的復發率極高。如何才能夠有效預防腰痛?對現代醫學仍然是一個大課 題。腰痛的成因並不簡單,因為可以引起腰痛的組織十分多,從椎間盤,椎骨關節、神經根、神經膜、骨膜,一直到外層的肌肉、韌帶、肌膜以及肌腱,都可能因發 炎,受壓迫或受到刺激而產生痛楚。除此以外,腎炎及不少腹腔內器官的炎症都會產生反射性的腰痛。所以腰痛雖然普遍,但不應自我診療以免判斷錯誤,耽誤病情。
詳全文...
一篇發表在 2010 年 9 月 16 日英國的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期刊的文章說,在彙集已經發表的臨床文獻的數據,綜合統計的結論是:葡萄糖胺 (Glucosamine)、或軟骨素 (Chondrotin)、或兩者並用,在治療膝蓋或髖關節 (Hip Joint) 發炎,並不比安慰劑有效。已經有多篇討論葡萄糖胺和軟骨素的有效性的文章發表過,然而醫藥界看法仍然分歧。
詳全文...
臺灣是胃癌的高罹患率地區之一,衛生署在 98 年的統計報告指出,胃癌死亡率高居癌症第五名。國人胃癌發現的年齡,平均在 60-65 歲,是中老年人應該特別注意的疾病。根據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,飲食的習慣及其內容物與胃癌的發生有關聯,據統計喜愛吃醺烤物、肉類、醬菜、鹹魚等鹽漬物 者,胃癌的發生率較高;抽菸、喝酒也較容易促進胃癌的發生。
詳全文...
正常的免疫系統為了避免攻擊自己,在 T 細胞與 B 細胞成熟的過程中,會產生 “自體耐受性”,而對自身的細胞不啟動免疫反應。而自體免疫性疾病 (Autoimmune disease) 是一種人體自己的免疫系統,將自身健康的細胞作為侵略者,然後反覆地攻擊它們的一種疾病。
詳全文...